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“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”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”。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,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,把握关键重点,勇于探索创新,让家园更加美丽。
提升乡村建设水平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是前提。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,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,深刻改变了乡村面貌,让农村居民拥有可感可及的获得感,但一些地方由于发展基础较弱、历史欠账等原因,目前一些村内的道路硬化、自来水稳定供给、寄递物流等基础设施的短板依然比较突出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与农民需求,持续用力,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。要着力规划引领。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,哪些村要加快建设力度,哪些村要逐步完善提升,哪些村要全面整治,各地要有科学规划,有详实部署,既要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,也要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,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。要激发农民的积极性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为农民而建,要让农民想建设、愿意干、能参与,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要注重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,有效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、决策权、监督权,引导农民全过程参与,这样才能汇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合力。
提升乡村建设水平,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是关键。客观而言,近年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,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立体化覆盖,但从整体来看,城乡公共设施的布局仍存在不均衡问题。要注重服务标准。各地各部门要更加注重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标准化,在城乡范围内建立统一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,才能激荡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。要注重提升医疗和教育资源的延伸覆盖。各地区各部门要着力提升乡村学校、医院对农民的吸纳能力,推动医疗和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。近年来,各地投入相当数量的公共资源用于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,但在一些地方存在公共设施被闲置现象,造成公共资源浪费。对此,各地各部门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,基于县域构建城乡教育、医疗资源的共建共治共通共享机制,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双向流动,提高利用效率和供给质量。有了更加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供给,才能为乡村建设注入持续动力。
提升乡村建设水平,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是重点。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,事关广大农民福祉和健康,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。富起来之后的农民,更加希望家园更美丽,生态更良好,生活更幸福。从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,到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,从科技创新的支撑,到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等,需要各地各部门全方位打造良好生态环境。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,各地要因地制宜、分类推进,探索源头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、就地就近就农处理利用路径,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。在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上,要激发村民有效参与的内生动力,汇聚全社会参与乡村建设的合力。在科技创新运用上,要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。在业态发展上,要挖掘乡村生态涵养、休闲体验等功能,从单一的卖产品向“卖风景”“卖体验”等转变,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。(李萍)